灿烂文化《壶流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介绍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5日 浏览:1243 来源:

(1)三关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蔚县三关河东岸,面积3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米,遗迹包括房址和灰坑。主要堆积内涵最下层是相当于仰韶文化阶段的遗存,其上有为相当龙山文化时期的灰坑等,而早商、汉、辽时期遗迹直接叠压或打破上述地层和遗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经发掘证实,房址为距今5000年---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半地穴式,灰坑内出土的文化遗物主要以石器、陶器为主。从出土器物特征判断,三关遗址的文化遗存具有河南省庙底沟类型的典型特点;而在一些器物上又带有陕西省半坡类型的作风;个别器物又具有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的风格。它所代表的张家口新石器文化面貌,体现了多种文化的共存与融合。就此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评价:“张家口是中原文化与北方古文化接触的‘三岔口’,是北方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双向通路”。

(2)庄窠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蔚县常宁乡庄窠村南定安河北岸的台地之上。面积约56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4米。最下层相当龙山文化时期的堆积,其上为相当早商文化堆积,最上存在辽代文化叠压。新石器时代遗物有圜底钵、细泥红陶壶等,彩陶多为黑条带纹或直线三角纹。其中,圜底钵、宽黑彩条带纹敛口钵和红陶壶等,与半坡类型同类器物很相近;龙山时代遗物有夹砂灰陶细绳纹鬲、泥质灰陶宽折沿方唇素面盆等;早商时代遗物有豆、盆、绳纹鬲等。

(3)筛子绫罗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蔚县下宫村乡筛子绫罗村东的台地上。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地表暴露灰坑80多个。出土物以陶器、石器为主,骨、蚌、角器较少等。陶质分泥质和夹砂陶,陶色以灰陶占绝大多数,其次是褐陶,黑陶和红陶较少。纹饰以篮纹和绳纹为主,次为素面、附加堆纹和弦纹,方格纹极少。制法以手制为主,大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普遍经过慢轮修整。器形中,夹砂陶中有鬲、罐、甑、盉、斝等,泥制陶主要是盆、豆、斝、甑、碗、瓮等。陶制工具有铲、锥、针、凿、镞、锤、刀等器物。石器丰富是该遗址的最大特点。其中大型打制石器有亚腰石斧、敲砸器、矛形器。细石器里镞出土量甚多,此外细石器还有条形刮削器、刀形切割器、尖状器等,琢制、磨制石器有斧、凿、刀、磨盘、磨棒、环石、纺轮等。该遗址是一处较为罕见的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地遗址。

 (4)东坡遗址 

 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蔚县常宁乡金河口村东,小五台西麓的山坡上。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8米。遗址表面暴露有灰坑,遗物有陶片和石器两类。陶片以夹蚌红陶、夹砂红褐陶为主,泥质褐陶次之。可辨器形有罐、盆、敞口盆、钵;彩陶有白衣黑彩、红陶黑彩、褐彩,图案多为条带纹。石器有刀、纺轮等。据器形判断,该处遗址文化内涵相当于新石器时代庙底沟文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