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文化《石刻、碑碣》介绍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6日 浏览:2395 来源:

(1)赤城县龙门崖摩崖石刻

  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云州村北,龙门崖又称“舍身崖”,这里双峰对峙,水流湍急,有“绝塞天险”之称。石刻在陡壁上,原有辽代摩崖造像和明代题记50余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修云州水库大坝,大部石刻被埋,今仅可见20余幅。辽代浮雕舍身大士像,高近4米,造像头戴花蔓冠,上身斜束一巾,下着裙,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其服饰、工艺等具有唐代遗风。像旁有“燕京”、“望云县”等辽代地名,是辽代石刻中较优秀的作品。其它石刻分为匾额形、竖式方首碑形、竖式圆首碣形和巨型条幅状几种形制。内容有“壁立千云”、“三路咽喉”、“龙门崖”、“捨身大士”、“龙门崖联句”、“右参将都督杨洪重新修葺”、“都指挥佥事詹冕重建”、“武举都指挥蔚箩祁勋重修”、“都指挥佥事袁世械”、“开平卫指挥佥事陆涌重修”、“麻氏三辈刻石”等。其中巨型条幅“朔方屏障”最为壮观,为万历十四年(1586年)四月,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孙愈贤题写,每字直径达4米。另有四幅清顺治、康熙、乾隆朝石刻。作者均为戍守边关的将军或巡阅边塞的朝廷大员,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2)张家口正沟街摩崖石刻

  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分为两处,一处位于桥西区大境门外正沟街西侧山崖峭壁上。石刻阴刻楷书,自上而下分为两部分,上部为横式匾额形,内刻“内外一统”四个大字,每字一米见方,石刻下方2米处有四种文字镌刻的六字真言,右侧竖刻汉字“唵嘛呢叭呢哞”六字,左侧横书,最上一行为巴思巴文,中间一行为古印度梵文,最下一行为满文,字体0.4米见方。另一处在距此以北1公里孤石村南西侧的崖壁上,有摩崖石刻三幅,其中“万国来朝”距地面5.5米,匾额形,幅宽0.7米,长1.5米,阴刻楷书,字径约0.45 米。另两幅内容为巴思巴文、满、梵文,因石质风化脱落,字迹斑驳不清,内容不详。两处摩崖石刻的落款同为“康熙五十二年孟夏吉旦”和“三晋张自成题”。张自成为时任宣府总兵官,石刻使用了汉、巴思巴文、古印度梵文和满文四种文字,反映出当时张家口地区社会构成的多民族性和文化的多元化。

  (3)蔚州杨赟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称为《蔚州杨氏先茔碑铭》,位于蔚县麦子疃村西北的杨家墓地。立石于元至治元年(1321年)。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身首体相连为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碑首高1.1米,浮雕二盘龙,龙身盘绕中抱圭形碑额,额题篆书“蔚州杨氏先茔碑铭” 两行八字。碑身高2.2米,宽1.2米,厚0.32米,碑文行楷竖式23行,满行38字,计706字。记述了杨赟一生的功德政绩。碑座为一块天然“龟趺”形自然青石。篆额、撰文、书丹者均为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碑阴首雕盘龙,额刻“杨氏宗系之谱”六字,下刻杨赟曾祖以下五代至其子辈谱系。据《蔚州志》记载:杨赟,蔚州麦子疃人。元至元四年(1267年)受元世祖忽必烈召见,授蔚州采木同提举,后历任泰安、莱芜等处铁冶提举以及岚州、平定州知州、忠顺大夫、宣德府知府。至大二年(1309年)卸任于晋宁路治中。《蔚州杨氏先茔碑铭》撰文流畅,书体典雅。是赵孟頫晚年的代表作,其文收录在赵孟頫《松雪斋文集》中。日寇侵华期间,村民为保护该碑,曾将赵孟頫三字凿掉,今凿痕犹存。

(4)赤城县祁真人道行碑

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灵真观附属文物,位于金阁山灵真观遗址内。碑通高4.4米,赑屃座高0.7米,宽1.25米,长2.30米;碑身,汉白玉质,高3.7米,宽1.25米,厚0.31米。盘龙碑首,碑额阴刻“玄门掌教大宗师洞明真人道行之碑”十五字篆书,碑阳阴刻楷书24行1082字,碑阴阴刻楷书21行1004字。由元成宗时国史李谦撰文,详述了祁志诚的生平、行道经历和时代背景。是研究元代道教全真派珍贵的实证史料。

(5)赤城县方振武“驱寇安边”碑

  方振武(1885——1941),字叔平,安徽寿县人。1933年响应冯玉祥号召,共同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北路前敌总司令。当年8月,冯玉祥被迫辞去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后,方振武出任抗日同盟军代理总司令,坚持“不撤盟,不倒旗,誓死抗日到底”。9月9日,方振武与吉鸿昌在独石口会合。为表抗战到底之决心,方振武题写“驱寇安边”四个大字,由当地工匠镌刻于一通旧碑(原碑为明正统十三年立“镇朔将军杨公之祠记”)的阴面,该碑初立于独石城南的,现存于赤城县“平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为国家珍贵文物。

(6)赤城县温泉碑刻

  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赤城县温泉度假村。分碑碣和摩崖石刻两类,现存温泉摩崖石刻四处、明清两代碑碣五通。摩崖题刻存4幅,分别为“洗耻”、“妙浴”、“赤泉”和“万物静观”,形制均为横匾式,其中“洗耻”、“妙浴”二石刻为1933年爱国抗日将领吉鸿昌题写,表达了抗日洗雪国耻的决心;“赤泉”摩崖题刻为抗日名将佟麟阁所书。碑碣五通,分别是: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杨洪立“重建瑞云寺碑”,万历六年(1578年)直隶监察御史黄应苏立“关外第一泉”碑,明万历七年(1579年)分巡道兵备副使王琁、分巡道兵备佥事刘葵、分守北路左参将麻承勋立“寒谷温泉”碑,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阅边巡按御史吴亮立“温泉诗碑”,还有著名的清康熙十年(1671年)太子少师和硕额驸耿昭忠题“洗心”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