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文化《多彩的民间艺术》介绍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6日 浏览:3337 来源:

张家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入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蔚县剪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项:晋剧、蔚县秧歌、蔚县剪纸、蔚县拜灯山和康保东路二人台;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项:涿鹿三祖文化、蔚县打树花、阳原竹林寺寺庙音乐等;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4项。

    1.蔚县拜灯山

   “拜灯山”民俗社火活动,源于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产生于明朝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在蔚县乃至河北省的民俗社火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表现形式独特、民间民俗文化氛围浓郁。活动的基本内容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点灯山;二是拜灯山;三是耍社火;四是唱大戏。经有关专家考证,其原生态面貌明显,民俗文化内涵深刻,民间艺术品位较高,集祭祀、民俗、娱乐为一体,在蔚县及周边区域影响颇深。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打树花

“打树花”是蔚县暖泉镇别具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是用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形成万朵火花,因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为“树花”,其壮观程度绝不亚于燃放烟花。后来,暖泉镇每逢元宵佳节期间“打树花”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当一名好的树花艺人,一要胆量,二要力气,三还得有高超的泼洒技艺。否则一勺子拿不稳,铁水会照直泼到头顶上、脚面上。“打树花”看上去原始而简单,但内行人都知道其中充满了艺术和技巧。好的艺人把一勺勺的铁水泼向堡墙,能打出形形色色的火花,有条形的、扇形的、散壮的、圆形的、火花有大有小、有集有散、疏密交错,向上迸的、向下溅的,有的像天花散女,有的像飞流直下的瀑布,有的像喷涌而上的火山,令人目不暇接,花团锦簇,如花似树,火树银花。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3.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是始于明代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很早以来,人们就喜欢在窗户纸上贴一些花卉之类的吉祥图案,谓之窗花。后来融进天津杨柳青年画和武强年画的艺术特色,形成了蔚县剪纸的雏形。后经银匠刘老布和当时剪纸艺人们共同研究,在剪纸的工具上进行改革,制作了各式各样的异形刻刀,剪纸改为刻纸,由剪单幅,进化到成批的刻,使剪纸工艺有了新的发展。到了20世纪初,经王老赏等艺人的长期实践,蔚县剪纸进一步走向成熟。40年代,又经王守业、周永明等一批艺人的改革和创新,蔚县剪纸由纯民间剪纸发展到人文剪纸。蔚县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它以宣纸为原料,先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其工艺流程为:设计造型—熏样—雕刻—染色。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而驰名,当地俗称“窗花”,种类有戏曲人物、鸟虫鱼兽,剪纸题材广泛、寓意深厚、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4.王河湾挎鼓

王河湾挎鼓,源于宣化区春光乡北门外的王河湾村、四方台村以及宣化县的双庙乡赵家姚村及附近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75年期间,一位叫贺万海的年青人用废弃的煤油箱子做出了雏形的挎鼓,带领村里的年青人们逢年过节敲打起来,俗称“煤油箱(子把式”,使用半个多世纪的“煤油箱子”由于其笨重,敲打起来音色不美,制约了技巧的发挥, 也制约了王河湾挎鼓的发展。到1947年有一位叫刘龙的人很爱好挎鼓,又觉得原先的挎鼓形状、音色不美,节奏简单,表演动作不丰富,于是他借鉴中国其它鼓的优点,结合本村挎鼓的形状、特点,自己出钱买来了材料,用当时较先进的手工艺做成了木梆、皮面的八面挎鼓,新做成的鼓因材料的改变,音色动听了,形状也在原来“煤油箱子”形状的基础上,变成了中间粗,两头略细的形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同时又买了两付钗,正式成立第一个鼓班,叫“三关社”,由于新做的挎鼓形状美观,音色动听,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喜爱,他们经常聚集起来敲打练习,因此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节奏特点和表演风格。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5.曲长城背阁

  背搁是流传于阳原民间的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最早作为祈福娱神的舞蹈,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现在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每年春节,元宵节活动,都要进行表演,引来观众如云。“搁”的意思就是高木架,高约2.5米,由一根直径十公分的铁棍和几块木板组成。7—11岁小孩站在一块横板上,在胸前有一片约二十公分长的弧形铁片,正好与小孩前胸的弧度相吻合,用一条粗布带把孩子的上身和腿与架子捆在一起,然后化妆,穿上粉红色宽大的上衣和绿色的长裙作为演出服,裙子的长度要遮住脚和脚下的踏板。最后把“搁”和上面的孩子一起绑在大人的背上,下面人得头部正好遮住后面露出的一截铁棍,所以从前面看孩子仿佛是凌空站在大人的头顶。演出时大人随着音乐的节奏做舞蹈动作,小孩也要随着大人进行扭动,表演。乐队的乐器,曲牌与踩高跷乐队基本相同。背搁还有单,双之分,单背搁是一个大人背一个小孩,双背搁是一个大人背两个小孩,难度更大,因此更精彩。24搁壮汉披红挂绿,“搁”上26搁粉琢玉装的小姑娘长袖舒展,长裙飘飘,在音乐的伴奏下不断舞动,犹如天女下凡,如仙似画,令人如醉如痴,心生向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阳原县文化馆在传统背搁表演基础上推陈出新,编排了背搁表演《嫦娥奔月》,设背搁九架,其中八架单人架,一架双人架,双人架上为嫦娥和玉兔,身后一轮明月,其他八架均为仙女打扮,飘然而舞。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6.赤城马栅子戏

赤城县白草镇马栅子村, 位于县境东北部,黑河上游。1940年,延庆人大头李宽在三道川刘官窑村卖艺,他主唱蹦蹦戏,马栅子村文艺爱好者郭举、贾万厚、贾润随他学戏,因时间短没学完整,回村后结合当地方言发音,改创成现今的马栅子调。该剧与赤城黑河川农民生活习惯、民风民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反映农民追求国泰民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歌颂民风淳朴、爱情自由、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美好的社会秩序,展现黑河川人民的礼仪风情,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体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代表剧目有《大对经》、《黄乃云上坟》、《刘宝庆喊冤》、《八盘庚》。解放初期推剧剧目多为歌颂新中国建立和各类英雄人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又自编了《家乡新面貌》、《卖油》、《四姐妹夸夫》等多部小戏。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7.干嗑

  干嗑产生发展区域为张家口的坝上一带、内蒙古的集宁地区以东,主要集中在张北、尚义、康保,属戏剧中的一种表演形式。 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地方习俗以及方言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性。干嗑节奏明快,具有短小活泼、节奏紧凑、说身边事、即兴性强等艺术特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干嗑的内容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最初是以民间神话故事为题材,艺人们进行说唱,后来逐步运用民间歌谣、谚语,说身边人,讲身边事,涵盖的内容较多、较广,主要有自然类、生产类、事理类、生活类、时政类及其他类。张北干嗑、尚义干嗑、康保干嗑已于2009年6月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8.九曲黄河灯

  九曲黄河灯也称黄花灯,主要分布于怀安县东部北部农村。相传此阵为姜子牙大破神仙阵时所创;也有说是上天将降灾于人间,老百姓为避祸,经神人指点,结此阵,并点起灯火,以避上天耳目。九曲黄河灯不但很美而且很好玩,因为它是一个很大的连环灯阵,占地面积不少于1.5亩,也可根据地势或观众的多少按照比例扩大或缩小。按正规方法来做一个灯阵,先用一人高的高粱杆捆成360个把子,然后按照九宫图谱,竖栽在固定的灯场上,做成边长33米的正方形,每边分布19个点,横竖交叉形成361个点,每个点设一个灯,再加上3盏门灯和一盏天灯,共365盏灯,暗含与天上365位星宿相对应,同时也代表人间一年365天。形成曲折迂回的道路,称为九街十八巷。在出入口的地方,筑成灯门楼。每个高粱把子顶端放置灯碗,内注麻油,油中浸一灯捻,用红、黄、蓝色薄纸裱成灯罩。入夜,所有灯盏一同点燃,条条街巷展现眼前。游人便可从入口处进去游逛,故称为逛灯。因一路曲折多变,逛灯人常常迷路。灯场中心立一盏巨灯时称“万年灯”,游人争相抚摩,以求长寿。阵中间的天灯(即万年灯)做工精细,形状也很大挂在一根很高的木杆上,这盏灯是整个灯阵的核心。按照九宫图谱在灯阵的九个点上,各藏一只油碗,不生育的年轻媳妇在逛灯时悄悄带回一只,预示着来年能生一个大胖小子。

  9.阳原竹林寺寺庙音乐

  阳原竹林寺建于明万历年间,三教合一,且信民间宗教。从乐本、经卷中看出,当时音乐已成雏形,以道为主、道佛共融。《阳原县志》载:阳原佛教始于汉代、兴于六朝,道教则起源更早,其寺庙音乐源远流长。民国初,出现“三元义鼓乐班”,由于名气大,当地把寺庙鼓乐班也泛称为“三元义”。技艺主要是口授传承,也有拜师学艺。一般由六至八人组成班子,班主担任指挥,以吹奏乐为主,弦乐伴奏,打击乐掌控节奏、烘托气氛。有行乐和坐乐两种表演形式,表演时乐手身披道袍、头顶道冠,乐曲幽思悲壮,给人以威严肃穆之感。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10.蔚州灯影戏

  蔚州灯影戏是由两个不同区域先后传入的。一种是明万历年间,由冀东的滦洲一带传来,落户于蔚县东七里河村,另一种是清光绪年间由陕西大荔一带沿传而来,落户于蔚县吕家庄村。从滦州一带传来的称皮影戏,当地民间称为东路影。从陕西大荔传来的称灯影戏,被当地民间称为西路影。清末至民国初年,这两种影戏相互搭班、学习借鉴,同时吸收了蔚州大戏、蔚州梆子等剧种的唱腔和大量民歌小调,形成了具有蔚县特色的傀儡戏曲剧种。并得到长足发展,民国十年(1921年)前后,蔚县的灯影戏班已发展到20多个。 灯影戏是一种傀儡艺术,它的演出分白天和夜晚两种演出形式。晚上演出:是用灯光将影人映射在影窗上,通过影人的形体、动作和操影人的演唱与说白来介绍故事情节,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白天演出:是取掉影窗,换成与影窗同等规格的竹帘为底幕,影人是由提线人在帘后操纵而表演的,谓之仗头傀儡。蔚州灯影戏的影人头像黑白、彩色兼有,制作精细、彩绘线条流畅、清晰透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1.戳古董

戳古董的“戳”字是捅的意思,“古董”指闯祸、捅乱子。戳古董成长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内容大都以现代公案为题材,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稍加虚构。二十世纪初期,当地就有俗称“拍门门”(门楼调)和“挖莜面”的乞唱方式存在,唱腔包容了二人台坐腔、插花落子和一些民歌小调,通常为一人自拉四胡或自击竹板说唱,也有一人击打竹板说唱,另一人以四胡伴奏的表演形式。1951年,艺人叶露、赵福林根据坝上莲花落的曲调编唱了《包办婚姻出人命》,当时名为戳古董,意即捅了漏子、出了乱子、闯下祸了。以后,其在坝上地区广为传播,戳古董的叫法就沿袭下来了。戳古董的演出多为艺人即兴式的自编自唱,曲目内容丰富,长于表现当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和奇闻趣事,但保留的传统节目较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逐渐有女艺人出现,有时表演中还加入一些舞蹈动作。除在民间活动外,还走上舞台演出。1977年,张北县专业文化工作者编演了《孩子多了熬煎人》、《刘麻绳接媳妇》等新曲目传唱,在伴奏上加入书鼓、二胡、洋琴、三弦等乐器,组成小乐队伴奏,以张北大鼓的名称参加了1983年河北省曲艺会演。戳古董这一民间艺术形成后,以其独有的幽默、质朴,通俗的地方风格,强烈的针对性、时代感,为它蒙上一层浓郁的地方特色。    

12.涿鹿绕花

在涿鹿县河东镇张各庄村,每到逢年过节,一种传承了一百多年的民俗——绕花,便会“盛开”,其壮观程度堪比烟火晚会。相传,绕花最初是南方一位老羊倌用来驱赶野兽、保护羊群的。后来他将此项民俗表演技艺传给了涿鹿县张各庄村民邢占春。之后,经过几代传承人在原有基础上反复改进,不断增大花笼体积,增加燃料和生铁量,逐步形成现在极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绕花表演模式。绕花在表演时用钢丝绳将装满燃烧着的铁屑、木炭花笼捆在花杆顶部,由七八个壮汉用力转动花杆,引导花笼旋转,使其中的木炭极速燃烧化铁为水飞出花笼,甩向场地四周,形成直径达40米左右的火瀑金花。产生的“仙女撒花长裙舞,流星飞瀑珠玉溅”般的瑰丽效果让人目炫神迷。为张家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3.曲长城木偶戏

明朝末年,阳原县曲长城村就有人表演木偶戏,艺人用竹杆、白布制作长约1米、宽约0.6米的小戏台,围前上端为台口,表演者及其乐队隐于台后,边演唱或口含口哨吹奏曲谱以代台词,同时操作木偶表演动作,乐器有小鼓、小镲、小锣、板胡、二胡、三弦等,主要表演民间小戏和部分晋剧选段,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每逢元宵节等活动,必会上演,深受当地和周边群众的喜爱。曲长城木偶戏的戏台搭建、木偶制作、道具制作、人物彩绘、木偶表演、曲谱唱腔、口哨吹奏及制作、乐器演奏等,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  

 14.蔚州高跷戏

蔚州高跷戏,是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原先是表演者脚踩三至五尺高的木拐,走上街头,围着高桌边扭边唱。演唱时管弦乐队伴奏,其风格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后来表演形式是不登拐子,在舞台上和其它戏剧一样说唱表演。已故历史学家孙作云(公元1912——1978)在他的《说丹朱》中认为:“高跷源于原始图腾信仰、用于宗教祭祀仪式,又从杂技表演演变为扮演戏曲人物的舞蹈形式”。金朝时在杂剧归类中属“笑乐院本”,正式形成戏曲形式。到了清末民国初,蔚州高跷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提高,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进入鼎盛期,不仅在当地,而且在当年的察哈尔省会张家口以及坝上、内蒙一带,连续十几年,久唱不衰,影响极大。被誉为“塞上一枝红梅”。

15.蹦鼓子舞

蹦鼓子舞是一种汉族民俗舞蹈。是怀安县第四屯传统社火中的一种独特形式,起源于唐朝末年。动作由慢到快,节奏高亢激越,达到高潮时边舞边喊,铿锵有力,后有男扮女装的各种角色穿梭舞动。锣鼓和歌舞交织在一起,金声玉振,健美豪放,场面十分热烈。传说,很久以前朝廷奸臣当政腐化暴虐,农民揭竿而起。一次义军遇到一座由官军把守很严的城池,久攻不下,便以社火和蹦鼓子舞形式,乔装打扮,混入城中,施以智取,很快占领城池。这种以智取胜的战例流传下来,便逐渐演变成民间社火和蹦鼓子舞。第四屯社火队伍阵容庞大,少则七十人,多则上百人,其中蹦鼓子舞八人,是这支队伍中的亮点。鼓手们身穿彩服,头戴桃尖帽,嘴留八字胡,两眼中间涂白,一副丑生打扮。每人腰间挎一面牛皮鼓,手执鼓槌,按指挥者布阵的要求,有节奏地敲打,并配有铙钹马锣。鼓点有鱼戏水、凤凰三点头;动作有单起脚、二起脚、张飞跨马、鹞子翻身等,动作由慢到快,节奏高亢激越,达到高潮时边舞边喊,铿锵有力,后有男扮女装的各种角色穿梭舞动。锣鼓和歌舞交织在一起,金声玉振,健美豪放,场面十分热烈。

16.蒙古长调

700多年前,有一支蒙古族游牧民选择了现在尚义县大营盘乡察汗淖尔附近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草地定居,这便是现在的五台蒙古营。五台蒙古营是全省唯一的一个集蒙古族语言、文字、服饰、生活习俗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营40多户,近200人。随着他们的定居,蒙古长调也落户尚义。茫茫草原,点点牛羊。牧归时,五台蒙古营里蒙古长调唱起,是蒙古族青年男女相互表达爱慕之情、传递爱情、抒发情感的时刻。歌声悠扬豪放,民族特色浓郁,委婉动听。蒙古长调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声韵和传情的特有方式而经久不衰。蒙古长调除了表达爱情,它的歌词内容绝大多数都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而对这些草原特有的景色,只有悠远的长调才能绝妙地加以表现。蒙古长调的唱法以真声为主,它感叹自然、讴歌母爱、赞美生命,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其心灵深处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17.代国战鼓

代国战鼓是广泛流传于河北省蔚县(古代国)城内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传说为代国将士出征前所用的一种祭祀仪式。春秋战国初,代王每次出征时都要击鼓助威、祈求上苍、鼓舞士气,从而使将士们奋勇争先杀敌立功。由于这种仪式庄严神圣、热烈激昂,千百年来一直被民间所沿用,而且发展到其他祭祀、庆典等活动中。主要演奏乐器为鼓、铙、钹等打击乐器。主要表演形式分为队列表演、排兵布阵、祭祀鼓、凯旋鼓阵等。其表现方法独特,它以众击鼓人的舞蹈表演为主,利用身形和队形变化为表演主体。铙、钹则以节奏变化作辅助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气势恢宏、壮观。其锣鼓经大致分为快、中、慢三种节奏型,分别表现喜庆激越、沉着稳健、庄严神圣的场面。其演奏的主要锣鼓经有“帽儿”“喜鹊登梅”“长套子”“连三锤”“海沙”“秧歌闹”等120多种,这些锣鼓经既可独成章节,又可连接配套。是广大劳动人民农闲、喜庆丰收、节日庆典时自娱自乐的主要社火活动形式之一。

 18.蔚州道情戏

“道情”始为道教声腔艺术。它源于隋唐时期的道教音韵,始为歌曲形式,称“道歌”或“新经韵”,是道家宣传教义和募化的艺术工具。明清,道情艺术受到北方杂剧、弦索及传奇、弋阳腔等古老剧、曲种的影响,在山、陕一带迅速演变为各具特色的地方道情。蔚州道情属山西晋北脉系,兴起于明清交际。之后,又先后受到蔚州梆子、弦子腔及山陕梆子的重大影响,得到迅速发展与提高,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达到鼎盛。蔚州道情戏的唱腔音乐以曲牌联缀体唱腔为主,另有些许梆子腔因素,伴奏音乐多属从其它剧种中吸收借鉴而来,但也保留了少量的道教经韵。据传,蔚州道情戏的唱曲牌子有200多种,目前保留有30多种唱曲。蔚州道情戏的打击乐,在道情发展的初期,只有渔鼓和拍板。唐代只有简板,没有渔鼓,清中后期因先后受山陕梆子,蔚州大戏影响,逐渐把梆子戏打击乐吸收进来,形成完整的打击乐体系,乐队文场乐器最早有小工调竹笛、大板胡、小板胡、四胡、大三弦、笙、唢呐等。

 19.万全打棍

打棍是河北省万全县绝无仅有的独具特色的汉族民俗舞蹈,属于广场艺术。据传,清朝同治年间,万全龙池屯村出了个镖头叫宋林,专为宣化府到大同做买卖的商人保镖。宋林突发奇想,在万全的民间社火中融进一些武术元素并将一些棍法授给艺人,这以后,打棍便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打棍使用的棍有三种:一种是穗子棍,棍长五尺余,棍的上端缀一铁环,铁环上另缀着约有六寸长的一节短棒;另一种叫齐眉棍,棍长按打棍人的身高而定,取从脚到眉的长度;再一种是两根三尺长的短棍,左、右手各持一根。棍种不少,棍法自然多变,有二龙头、不见天、大十字、老八点儿、三点头、三楼腿儿、子春秋、三十二下、霸王奉鼎、五虎、夜叉、缠丝、阴魂棍、杆子棍、勺子棍、七棍、北棍、单棍等近二十种打法。打棍要打戏,万全流传的打棍戏有《岳飞大战金兀术》、《水战杨么》、《张飞夜战马超》、《敬德把关》等五六出。表演者一律按戏剧要求扮装,每场打一出戏,每场打戏不过是一个精彩的武打纯断。开打时,双方将领各带一队人马,彼此念几句开场诗,道明开战缘由,接着便各自摆开阵势,兵对兵、将对将,用多种棍法穿插开打。因其气氛热烈,场面惊险,故而被作为压轴表演,深受人们喜爱。

 20.蔚州活马舞

   “活马舞”,民间俗称“耍活马”,为蔚县民间社火表演项目。历史悠久,可上溯至秦汉时期的“百戏”。辽宋以来,在蔚县民间各地广为流传,是元宵节社火活动必备的表演项目。明清两朝,逐渐发展成为有文武场伴奏,载歌载舞的大型设摊表演活动。表演动作复杂多变,沿街表演时,还有边歌边舞的歌表演等形式。一般情况下,先以集体舞开场,表演者们化妆成与表演内容相适应的人物和装扮,在铿镪有力的打击乐伴奏下,时儿撒缰奔驰,时儿收缰小跑,突然马失前蹄,惊险中又见悬崖勒马。演唱时,舞队又随着音乐伴奏迅速转入轻快的跑马舞蹈。传统的舞马伴奏,以元明时期北方弦索中的“八板”曲牌为主,清脆嘹亮的北方娃声,悠扬悦耳,古香古色的杭州笛音,甘甜细腻的小壳子胡呼,既具中原细乐的优雅,又有粗旷豪放的北国胡声,堂鼓、小锣与小镲的灵活配合,恰似马戏团中的小丑,顽皮地穿插于整个优美动听的旋律之中。“活马舞”流行于蔚县民间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在蔚县百姓中一提起逢驾岭的“大洋马”个个伸出拇指啧啧称道。时至今日,每逢元宵节,逢驾岭的“活马舞”仍然是社火队伍中的精美文化大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