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文化《民俗风情——游艺、娱乐》介绍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6日 浏览:4621 来源:

(1)捉迷藏(藏猫猫或藏门门)

这个游戏差不多算是中国最古老的儿童游戏之一了。宋代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是由捉迷藏而引发的。其玩法是:一群儿童,以猜拳方式决定输家。监督人用布蒙住输家双眼,或用双手十指并拢将输家双眼蒙住。听到监督人喊“好了”,大家就分头找地方藏起来。有人喊:“开了!”监督人便将布或手放开,输家开始在各处寻找藏匿伙伴,第一个被发现者,就是输家的接班人,下一轮游戏就会重新开始。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找不出藏匿的伙伴,仍是输家被蒙眼,进行下一轮游戏。这里也有作弊现象:监督者蒙输家眼睛的手指由并拢张开些许,使输家能从监督者的指缝中得以窥视同伴藏匿动态,便会成为赢家。最早是男女儿童分别游戏,到20世纪40年代后发展成男女儿童混合游戏。

(2)投大网

男女儿童的混合游戏,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多玩。其玩法是:20多人平均分成甲乙两队,对面排开,中间约有10多米的距离。太近,冲力太大;太远,则没有冲力。两队的队员都手拉着手,甲队开始叫阵:“我们邀请一位人呀,我们邀请一位人!”乙队应声:“什么人去投网呀,什么人去投网?”(这个游戏本来是满族儿童的游戏,后来汉族及其他族儿童也都喜爱这一活动,只是将这一句改成:“你们邀请什么人呀,你们邀请什么人?”)甲队点名要人:“我们要某某。”这时乙队的领队就与某某商量甲队的薄弱环节处,两人达成共识,某某卯足劲一路冲向甲队薄弱环节处,如果冲开,便领回冲开处的两名队员;反之,便成为甲队一员。往复冲杀,直到其中一队人员少于半数,此一轮游戏便告结束。沽源县称此游戏为“卖白菜”,游戏规则相同,唯游戏对话变为甲队叫阵:“芨芨令,马群开。”乙队应声:“马群开,卖白菜。”甲队问:“卖谁呀?”乙队选出强壮者喊:“卖我啦!”至此,游戏真正开始。

(3)打尜

本地话叫车,关南话叫尜,这也是满族从关外带来的儿童游戏。将直径2厘米左右,长8一10厘米的硬圆木两头削尖成枣核形便成为尜。另外各有一块打尜的板子,板子长30—40厘米,宽8一15厘米,厚l—l.5厘米。其玩法是:2—5名儿童以猜拳决名次,然后在地上画一大圆圈,第一名拿板子站在国内,第二名将尜放到圈内打尜者难打的地方,这时打尜者一条腿不能动,另一条腿伸出圈外,将板子脱手,把尜打出圈外,尜或板子有一件留在圈内皆为输。板子和尜同时出圈后,打尜者拿起板子用立面打尜的一头,这时尜就从地上蹦起来,打尜者立即用板子的大面打尜,打得越远越好。打完后,以板子的长度为准,报尜至圆圈的板子数,如大家不认可,用板子测量,以量数为准。此法传至其余伙伴,都打完,以数多步排名次,进行第二轮。

 (4)挤旮旯

“旮旯儿”就是墙角落。挤旮旯也是备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冬季健身而又能取暖的游戏。挤旮旯源于何时何地,已无从查考,但它却颇为流行。每到课间休息或假日,孩子们纷纷跑向有阳光的墙角,口中朗声念叨着:“孩子们,孩子们挤旮旯呀,越挤越暖和呀!”其玩法是:不论人数多少,参加人排成一行,一齐用劲向中间挤,中间的那个人实在吃不消,赶忙“让位”出逃,偶或闪得整队伙伴人仰马翻,纷纷倒地,朗朗笑声四起。如果现时有的地方还有这种游戏的话,恐怕“取暖”之意已无,只剩下游戏之情了。

 (5)打阎王

此游戏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比较盛行。其玩法是:用砖头或瓦片摆成一个阵式,里面按次序设阎王、衙役、受罪鬼等位子,受罪鬼放在阎王的前面。距这一阵式十余米处画一横线,玩友站在横线后面,用石头打面前的目标,以击中阎王为胜。如稍不留意,打倒受罪鬼,其余人再打阎王、衙役。打完后,衙役将“受罪鬼”抓住,唱道:“打的打,饶的饶,骑红马,过红桥,问问阎王饶不饶?”阎王发话,或罚或饶,饶则无事,进行下一轮游戏;若罚,多数情况下罚“吃辣椒”,只见衙役捏住受罪鬼的鼻子,狠狠地往前拽,拽脱一个算一个,若罚吃五个“辣椒”,往往“辣”得泪流不止。罚完,进行下一轮游戏。

   (6)推铁圈

此游戏,一般男孩子玩者多。其玩法是:用圆铁(个别的用扁铁)做成圆铁圈,直径约40—50厘米,圆铁的直径多为8厘米,小于8厘米者,圈发飘,不好推,大于8厘米者,圈本身重量大,推起来吃力。圈上边再套上几个小铁环,然后再做一个铁钩,推起来的圈子像车轮一样向前滚动,铁圈上的小环不停地发出金属撞击的哗哗悦耳声,推圈也可做竞技表演。那时的小学,每周六下午不上课。教导处组织各年级进行文体表演,推圈即是一项,技艺高超者,也能过门坎、跳沟、上台阶,灵巧自如,宛若当今小轮山地车的技艺表演一般,令人羡慕。当时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大都推圈来去,后来各种车辆多起来,这一有益于儿童健康发育的游戏也逐渐稀落。20世纪70年代,就少有小孩玩这种游戏了。

(7)吹琉璃咯叭

琉璃咯叭是用熔化的玻璃吹制而成的玩具。通体呈深红色,有少部分呈暗绿色。当时桥西区草场巷有许多玻璃吹制小手工艺作坊,除吹制一般瓶子外,还吹制琉璃咯叭供应市场。玩时,咯叭的上端口放在嘴里,借助一吹一吸的气流,平面底发生振动,发出“咯叭咯叭”的声音。底面相当薄,直径5—-20厘米不等。太小声音发脆,太大声音发沉,多数直径在8—10厘米。张家口由吹琉璃咯叭衍生出两句话,一句“琉璃咯叭还吹三道街呢!”意思是说任何产品都有其一定的寿命。另一句话:“吹琉璃咯叭,高兴一会儿”,是说该玩具的寿命短暂。这种玩具到1956年逐渐消失。改革开放头几年,市场曾有过此产品的踪迹,但很快又消失了。

(8)跳房子

在地上用石子或树枝画一个长5—6米、宽80厘米左右的长方形,截成10或12等分,房子便画成。玩时以猜拳定先后,将缝制的小沙包扔在第一小方格内,跳者屈起一腿,单腿跳的同时必须用脚将沙包向前踢,这样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连跳带踢,直到最顶端的格子里;玩者双脚落地,转过身往回跳,往返下来也不容易。踢沙包时出了格子或压了格子线,都算失败。这个游戏,源于欧洲,现在欧洲儿童还有玩的。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张家口市出现这个游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到1922年间,不少白俄流入我国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白俄儿童随着他们的家庭,也把这种游戏带到新的居住地。这样,“跳房子”的游戏便为张家口市儿童接受、喜爱起来。

(9)挑线线(挑彩彩)

陕北民歌信天游“兰花花”的开头一句“青线线哟个蓝线线,蓝格英英的彩”,指的就是这个游戏,可见其地域之广。此为二人游戏,一人先将一长线绳两头打结成线圈,以十指编成一种图案,另一个人用手指把线圈从对方手指移过来而形成一种新的图案,使线圈在二人手指间往复倒换,谁编不成图案,谁就输了,再重新开始。

(10)看“小人书”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是“小人书”(正式名称应是“连环画册”)的极盛时期,在此期间,出版编绘了许多质量很高的中外成套名著和单本名著。60年代后期至整个70年代,是“小人书”的衰退期,80年代,又兴盛了l0年,90年代与社会告别。40年来,“小人书”惠及了当时千千万万小读者,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充实了他们的精神世界。那时张家口市区桥东怡安街有市文化局专辟的“儿童阅览室”,备有“小人书’和其他少儿读物。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年就闭馆了。而后街头巷尾出现了一些一分钱看一本的“小人书”摊子,吸引了无数的小读者前去观看。

返回